在酒钢58年的历史坐标上,2016年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年:背负着“巨额亏损”的包袱,经历着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,肩挑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任,承受着外界的诸多质疑乃至唱衰……
庆幸的是,这一年,酒钢“挺过来”了。看!盈利20.3亿元的成绩单,凝聚着酒钢全体干部职工逆势奋争的信心与决心,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注入一股“强心剂”。
——2016年,集团公司营业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完成813亿元、405亿元,全年实现盈利20.3亿元。酒钢利润总额在行业35家500万吨以上产能企业集团中排名第5位。
——纳入集团预算管理的28家成员单位完成年利润目标的有22家,占比78.6%。核心产业钢铁、铝业分别盈利6.8亿元和15.9亿元,为酒钢扭亏增效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——技术创新方面,集团公司2016年开展科技项目222项,取得国家专利授权131项。开展新产品研发项目33项,完成开发试制与批量生产18.5万吨。群团组织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,全年各单位岗位创新共立项1881项,筛选15项职工岗位创新成果参加了第九届国际发明展,分获2项金奖、6项银奖和4项铜奖。
——重点项目建设方面,15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、兰州钢结构制造、330kV宏丰开关站改造等项目已按计划基本建成;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、粉矿悬浮磁化焙烧选矿改造、金属复合板等重点在建项目都在按计划有序推进。
一串串“数字足迹”,勾勒出酒钢自救图存的逆势奋争之路。
体制机制决定企业乃至每名干部职工的活力。2016年,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,集团重点对法人治理、集团管控、干部选用和收入分配进行了改革。集团领导分工由职能线条分工调整为按产业板块的划片分工,从领导开始靠实责任。产供销人事分配等权责下放,子公司的市场经营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。集团7家单位17个高层级经营职位实施了公开竞聘,更具活力的市场化选聘机制初步确立。经营性子公司全面实行干部任职风险抵押金制度,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显著增强。
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到位后,集团总部及子公司两级分工更趋合理、经营运作更为高效。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,酒钢坚持算账经营、淡化规模的经营方针,以效益最大化为总体目标,以全面预算对子公司实施宏观调控。各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,着力挖潜增效,合理配置资源,积极开拓市场,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。成员单位经营活力和模式创新“亮点纷呈”:宏兴股份通过落实主体责任,打破原有的购销集中统管模式,进一步明晰经营权、管理权、购销权等管理权限,解决了管理体制机制僵化、责权利不对等、经营意识缺乏等问题;东兴铝业积极拓展经营思路,准确把握市场机会,实施期货套期保值工作,锁定销售利润,防范了铝价下跌风险,全年通过套期保值增利1.2亿元。
2016年是酒钢资金链最为紧张的一年。因集团公司融资困难以及兑付到期债券,资金链极度吃紧。面对“致命危机”,酒钢一方面加强资金管理与控制,通过多种管理手段,充分挖掘内部资金潜力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;另一方面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、协作,积极主动传导酒钢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,增强了金融机构和投资人信心,顺利完成银行续授信、续贷款工作,保证了集团公司资金链安全。
科技始终是第一生产力。一年来,酒钢下大力气通过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,其中:钢材产品方面以产品结构调整、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为重点,成功研发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、汽车结构用高强钢、建筑装饰用铁素体不锈钢等产品;创造性地利用铝、镁和稀土元素进行同时添加,形成具有酒钢独立知识产权的锌铝镁合金产品及其生产技术,实现了我国此类产品零的突破,填补了国内空白;马氏体不锈钢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,月稳定供货国内最大的刀具生产企业。
2016年,集团公司适时启动了粉矿悬浮磁化焙烧选矿改造、牙买加氧化铝、兰州钢结构制造、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等调结构、补短板项目,延伸和拓展高附加值产品产业链,着力解决主要产业面临的资源和物流战略问题,为集团公司长远发展积攒了后劲。
此外,刚刚过去的一年,酒钢进一步提升购产运销系统联动能力,多措并举降本增效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岁末回首,一帧帧画面、一组组数据,都积蓄起集团公司逆势奋争的强大势能,欣慰的是,凭着四万余名酒钢职工的共同努力,酒钢为“十三五”开局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。
(信息来源于网络)
免责声明:本公司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公司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